索引号: | 011158671/2023-12193 | 分类: | 其他 | ||
发布机构: |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| 公开日期: | 2023-03-17 | ||
标题: |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全市政务公开(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)工作考评情况的通报 | ||||
文号: | 无 | 主题词: | |||
生效时间: | 终止时间: | 来源: |
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、开发区管委会,市政府各部门:
按照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襄阳市2022年政务公开(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)工作考评方案的通知》(襄政办函〔2022〕31号)要求,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全市12个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、开发区管委会和37个市政府部门及直属单位政务公开、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工作情况进行了考评。经市政府同意,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:
一、考评结果
2022年,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,持续深化政务公开,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便利化,以公开促落实、促规范、促服务,在助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考评成绩优秀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:樊城区、保康县、枣阳市、宜城市、高新区。
考评成绩优秀的市政府部门:市生态环境局、市行政审批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医保局、市住建局、市人社局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市公安局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、市审计局、市司法局。
工作进步明显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:襄州区、谷城县、襄城区、南漳县。
工作进步明显的市政府部门:市乡村振兴局、市城管委、市民政局、市住房公积金中心。
二、考评发现的问题
(一)主动公开内容质效有待提升。部分单位缺乏文件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制度,文件公开属性认定不准确、不规范;少数单位未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发布审核制度,公开发布的信息存在严重表述错误和泄露公民隐私等问题;一些单位重要政策文件解读形式单一、解读质量不高。
(二)依申请公开办理规范性有待提高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重视不够,缺乏规范办理流程,存在答复不及时、答复内容不规范等问题;个别单位因履行职责不到位而引发法律风险。
(三)基层政务公开保障能力有待增强。部分地方和单位缺少政务公开专职人员,专项经费保障不到位,政务公开平台信息更新不及时,安全运营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(一)全面加强主动公开。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制度,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发布审核机制,确保政府信息公开依法、安全、有序。要围绕中心工作,聚焦重点领域,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内容;要积极创新政策解读形式,主动回应关切,切实提高政务公开质效。
(二)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,认真履行公开职责,建立完善依申请公开接收、审查、办理、答复流程,坚持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,及时答复依申请公开事项,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
(三)加强保障能力建设。各地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,加强人员队伍建设,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机构推进、有人员落实、有经费保障。要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,优化整合平台功能,全面提升安全运营保障能力,进一步扩大政府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2023年3月13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