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城县:在省公安厅“枫桥大讲堂”上交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经验

来自:襄阳司法 时间:2025-01-03

近日,省公安厅举办“第14期枫桥大讲堂”。谷城县司法局作为全省唯一非公安系统单位,为2万余名公安干警分享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经验。

主持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、副厅长杨彪充分肯定谷城县调处矛盾纠纷经验,并指出,谷城由县领导带头包案,多部门协同配合,针对不同情况的矛盾纠纷治“未”病、治“重”病、治“后”病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方法很好,值得推广学习。

一是发挥大调解中心平台优势,夯实矛盾化解“主阵地”。在全省率先建成“全覆盖”“多元化”“一站式”的县级调解中心,推进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“三调”融合,县、乡、村三级一体联动,实行法律专家、行业专家、民俗专家同频共振。分层设置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刑事和解、行政调解、庭审专区五个“调解专区”,通过统一受理窗口、共享调解场所、融合调解力量、汇集专家资源、集约管理人员,实现调解资源集约化供给,有效解决了过去调解组织分散、孤军作战,工作联动性、协作性不强等问题,增强和扩大了调解的社会效应。

二是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网格优势,做足矛盾化解“硬支撑”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、新路径,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、化解在基层、消灭在萌芽。发挥村干部、百户网格员、驻村辅警、人民调解员、乡贤人士、法律明白人等资源,综合党员、“五老”人员、热心公益事业村民等力量,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。通过上下贯通、同向发力、一体推动解决矛盾纠纷案件。将县镇村三级线上咨询、调解平台纳入全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项目建设内容,镇、村在调解过程中遇到堵点、难点可在平台线上咨询,可从中心调度律师、行业专家参与线上调解,已线上调解案件324件,实现了矛盾调解不出村。

三是发挥人才、路径、综合协调优势,当好矛盾化解“消音器”。发挥人才优势。建立由30多名法律、心理学、医学、房地产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金融保险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谷城县调解专家库,聚合全县16个行业性、专业性调委会、26个部门进驻,为疑难纠纷的调解提供专业知识和人才支撑,确保矛盾调处得当、化解得了。发挥路径引导优势。完善纠纷受理、告知、解决的路径,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,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、复议、调解等方式有效解决系列纠纷,防止矛盾叠加、复发反弹。发挥综合协调优势。联合公安、检察等部门及时下发提醒函,通过分级引导基层进行该类型排查,确保调处得当,及时化解多发性纠纷,全县平均调解周期缩短80%。设置涉众案件“绿色通道”,打造聚合涉劳资、涉金融、涉法涉诉、涉征地补偿款分配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为一体的服务窗口,分类梳理,集群攻坚。

供稿:谷城县司法局